您的位置: 首页 > 集团新闻 > 业内动态 >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和高送转现象
股利政策的概念
股利政策是指股份公司关于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及何时发放的方针和政策。股利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股利政策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发放比率的确定。广义的股利政策包括股利的支付形式,宣布日期,发放比例和时间,资金筹集等问题。
股利支付的方式
股利的支付形式通常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方式。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股利。采用现金形式的股利往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要求,因为获得现金可以要投资者购买的股票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投资者比较追捧现金股利的分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是获得回报最直接最稳定的方式。然而对于公司来说,现金股利似乎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压力。因为公司支付现金股利就意味着短时间内公司将支付大笔现金,从而导致上市公司的支付压力,影响公司正常资金周转,降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也会影响公司购买固定资产或再投资再发展的需要。股票股利作为一种特殊的股利支付方式,指的是公司以企业的股票作为股利再配发给股东。股票股利包括用可分配利润送股以及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两种。对公司而言,采用股票股利的派利方式可以减轻现金股利所带来的压力。从核算的角度来看,它不影响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总额,而只影响股东权益内部构成,扩大了总股本,引起了股价下跌。这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但有的投资者也会认为公司不发现金股是因为公司资金周转不畅,从而可能会降低对公司的信心。因此发放股票股利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送转股的定义及异同点
送股是指公司账面上未分配的利润为基础向现有股东按持股数的一定比例发放额外的股票作为股利。公司在发展初期往往面临着现金短缺,采用股票股利的方法可以减少当期现金支出。送股后,公司总股本扩大,同时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和股价都相应降低。但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公积金转赠股本是指向现有股东按一定比例增加股本,以资本公积金与盈余公积金作为资本来源,转增股本并没有更改股东的权益但是增加了股本的规模。公积金转增股本是增加公司注册资本,通过股本扩张股权降低股价。
相同点:由于我国还处于处级资本主义市场,上市公司规模普遍偏小,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两种主要形式还是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大多数公司都有扩张股本的强烈愿望,因此送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主要形式。
不同点:首先只有在公司盈余时才可以送股,而转增股则不需要。其次,送股需缴纳20%的税,而转增股则不需要缴税。送股的资金是来源于利润,而转增股的资金则来源于公积金。
我国送转股的现状
自我国1990年股票市场形成之时,上市公司就开始实施股利政策,但当时上市公司较少,而且人们对股票的了解程度较低,因此对其研究意义不大。在随后的几年,上市公司快速增长,市场初具规模,通过观察可发现高送转股比例很高。直到2000年年末,证监会提出上市公司再融资就必须要实施发放现金股利的政策。证监会在2001年3月出台了《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了上市公司的分红状况作为是否具有增发资格的判断手法之一。该文件的出台迫使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获得增发资格、实现后续再融资而普遍采取了针对该政策的策略,从而导致了2000年以后年度分红派现比例大幅提高,转送比例下降并保持稳定。如下图所示:
上一篇 : 定增破发,是“馅饼”抑或是“陷阱”?
下一篇 : 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现在和未来